|
【禹澄 · 匠心】闽派建筑时间:2021-06-05 【禹澄 · 匠心】闽派建筑 闽派建筑是经历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发展的,既保持中原汉文化的风格,又长期与当地本土文化相交融相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族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态。 闽派建筑最初萌芽于唐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在早期的闽西的客家人,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这崇山峻岭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伐木为栅,披茅结庐,作为遮阳避雨的栖身之地。经过几代人艰苦的开基创业,闽西客家人在这块土地上开发出了可以安身的居住环境,并就地取材,刚开始时这些住房简陋但还相对牢固。到了元朝后期,闽西客家人普遍的住宅,开始出现了一种习惯性的形态,便是我们现在仍能见到的一批建于元、明时期的土楼,它们也是福建土楼的初始形态。 闽派建筑能如此的源远流长,较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在宋元时期就传承至今的土楼和马鞍墙,建筑建材中驾轻就熟的土夯筑技术,在土楼上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堡垒式的建筑设计,就算是现代看来依旧坚如磐石,而作为封火墙形式的马鞍墙,亦是闽派建筑的标志性元素,有三大作用:围合庭院、御风防火、祈福镇邪。土楼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大约从明朝晚期开始,闽派建筑的代表——福建土楼步入成熟期,随后在清代有了巨大发展。进入民国以后,福建土楼持续发展改革,有的还吸取了西洋建筑的技术与风格,别具一番风韵。 而另一闽派代表性建筑,马鞍墙则流行于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因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故称马鞍墙。闽派建筑尤为注重轮廓上的线条变化,这一点在马鞍墙上尤为明显。在材料上,马鞍墙大多数是用土筑的,也有部分是用砖砌而成;在造型上,高出屋顶的山墙部分被作为平行阶梯形、弓形和马鞍形,观之形,如行云流水,自然美观,远远望去,就像是南方亭阁的翼角,精致而俊俏。
马鞍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除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外,还隐藏着吉祥的寓意。马鞍墙上面的天际轮廓线象征着龙脊,脊背上的青瓦象征着龙鳞,而马鞍墙的翘角则是凤尾的形式。龙与凤交织在一起,便是象征“龙凤呈祥”。 千百年来,闽派建筑维系了来自中原堡楼、村落的传统模式,同时在适应当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其模式与内涵逐渐发生一定的改变,形成了现如今既包含福建地域文化,又包含了中原古文化的地方性人文景观。闽派建筑无论从选址、型制的布局、建筑的处理、空间的组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风格,它们精致、恬静、庄严。在一砖一瓦之时,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都凝结着匠人文化的精粹。不仅集中国古韵之美,更以原汁原味的中式建筑特色,凸显着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繁华盛景。 |